概述音频处理对于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之类的消费电子应用以及其他大量生产的产品非常重要。
面积和功耗通常是关键的设计标准,并且市场需要高质量的Hi-Fi音频效果。
集成经过硅验证和优化的音频IP以实现特定的音频功能,将有助于降低当今多媒体芯片系统的功耗,面积和成本。
随着设计逐渐过渡到28纳米工艺技术,集成音频功能的挑战变得越来越复杂。
原因是模拟电路不遵循摩尔定律,并且随着工艺的发展不会减小尺寸。
使用28纳米工艺的晶圆成本比65纳米或40纳米工艺技术的成本高得多。
数字电路遵循摩尔定律。
尽管晶片的成本增加了,但是其性能和密度也增加了。
音频编解码器中使用的模拟电路通常使用IO设备,因此不会使用诸如数字电路之类的核心设备来减小尺寸。
虽然晶片的成本增加了,但是模拟电路的固有性能没有改善,并且面积没有减小。
因此,必须开发一种新的体系结构以减少总面积。
例如,使用28毫米技术后,具有65纳米技术和2.5平方毫米面积的音频编解码器需要减小到1.9平方毫米,以保持硅成本不变。
面积减少25%构成了高级过程节点音频编解码器面临的主要挑战。
本文研究了在28纳米移动多媒体芯片系统上集成音频功能所面临的主要系统和技术挑战,以及如何通过以下技术应对这些挑战:使用摩尔定律来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某些功能; & middot;灵活的设计,支持芯片系统的通用参考时钟的音频采样率; & middot;做好电源降压与性能的平衡; & middot;深入了解芯片系统之外的系统功能划分;意识到有使系统变得可行的措施通过最小化成本,设计人员和系统架构师将能够在成本,功能和性能之间找到有效的平衡,使他们能够嵌入音频IP解码器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其SOC赢得竞争。
音频编解码器基础知识音频编解码器主要由两种类型的数据转换器模块组成,即用于记录的模数转换器(ADC)和用于播放的数模转换器(DAC)。
对于立体声或多声道解码器,这些模块将分别复制。
图1是典型的立体声音频编解码器的框图。
Figure Chinese录制通道包括一个带有音量控制的放大器,该放大器可以将小信号麦克风和大信号电缆调整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范围。
回放通道包括直接驱动耳机或小型扬声器进行放大的功能,并且每个通道都有自己的音量控制功能。
还有一个低噪声电源,可提供麦克风偏置。
数字电路由多个部分组成。
最重要的是数字音频滤波器,它可以将数据速率转换为数据转换器的过采样时钟,并消除音频频带外的高频噪声。
时钟管理也非常重要。
它可以确保不同速率的模块彼此同步,并支持多种采样率。
图1:音频编解码器的功能框图